昨天美股一度崩跌超過千點,嚇壞一堆投資人,而市場和媒體則把矛頭全部指向恆大危機…
說真的,歐美在中的曝險部位並不多,連華爾街都不擔心恆大會對歐美的金融面產生影響,所以恆大的債務危機確實沒辦法和雷曼相提並論。
話說回來,本來市場在FOMC會議前,操作策略就會偏向保守,更何況近期還有美債務上限問題。
所以說,這次歐美股大殺特殺,可能是因中國央行上週緊急丟錢到市場,代表恆大危機並非空穴來風,問題已迫在眉睫。剛好讓主力撿到槍,可以順著這波恐慌氣氛大割韭菜。
否則,恆大問題存在許久,為何拖到今天才讓全球股市大跌?這不過是媒體硬找出來的理由,講講鬼故事罷了。
不過,雖然華爾街不擔心恆大危機會動搖歐美的金融面,但更嚴重的問題,其實是在後續的骨牌效應。
根據彭博社統計,中國家庭約有70%的資產都集中在房地產業...
可想而知,中國政府不可能讓房產價格崩跌,否則中國就可能步上日本失落二十年的後塵。
所以這次受衝擊最大的,只有開發過快又沒有基本面,導致供過於求的三、四線城市房價,而一、二線城市基本不受影響。
甚至中國地方政府擔心三四線城市房價大跌,會帶來金融風險,進而推出了房價的限跌令,造成房產有價無市的情況。
然而,這對房產開發商來說又是一記重拳,因為中國背負高負債的房企實在太多,若他們無法將資產變現,造成現金流緊縮,勢必會影響到還債能力,結果就是,一堆房企都被負債壓得喘不過氣,瀕臨有資產卻賣不掉,有資卻不能抵債的局面。
若巨頭恆大倒閉,可能會進一步牽連到其他房企,以及貸款給他們的銀行,出現流動性風險。
接著,若流動性持續緊縮,就可能依序影響到,房企、銀行甚至人民的還債能力。
而人民還債能力受限,則可能抑制他們的消費和投資意願,轉變為拼命儲蓄以此還債,進一步影響到經濟基本面,衝擊中國內需市場,讓原本就不亮眼的中國經濟加速衰退。
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衰退,勢必會出現擴散效應,影響到全球經濟,特別是以中國為第一大出口國的台灣(占整體出口比重超過40%),這才是投資朋友最該注意,與經濟面環環相扣的骨牌效應。
老實說,我認為中國政府不會出手救恆大,畢竟他們本來就想打擊那些,沒辦法以實業貢獻經濟成長的債務毒瘤。
但中國政府一定會救市場流動性,在中國央行上週緊急往市場丟900億人民幣後,不久就應該會實施降準,否則中國經濟一直趴在地上,最終也可能影響到整體房產市場。
總之,中國房地產這十幾二十年來的快速擴張,造成的超大泡沫,最終也成了經濟增長最大的絆腳石。
因此,中國這次主動戳破泡沫,有機會為未來奠定堅固的經濟基礎,但短期出現戒毒的戒斷症狀,導致經濟劇烈波動也是在所難免,畢竟出來混的總是要還。
所以這次恆大危機造成的骨牌效應,對中國經濟面來說可能是短空長多,而中國中短期的衰退,則可能造成美債和美元等避險資產上漲。
話說回來,投資朋友除了近期要擔心中國衰退外,更需要注意的,反而是債台高築,一直開資金派對不斷吸毒,把泡沫愈吹愈大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…